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如果把這一半事情做好了,它就影響全局、影響整體!薄↑h旗所指,婦女所向。第110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到來之際,正值全市上下眾志成城防控疫情之時——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巾幗不讓須眉,她們有的逆行湖北,有的值班卡口,有的調度物資,有的協(xié)調生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她們不忘投身春耕、復工復產,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貢獻著巾幗力量!》e極投身新時代、奮力實現(xiàn)新作為,婦女典型們把奮斗融入崗位、融入日常,在追夢圓夢的征程上綻放芳華、收獲精彩——學習她們的事跡,弘揚她們的精神,向她們致敬!
解承云:打好防“疫”戰(zhàn)豐富“菜籃子”
連日來,在龍口市北馬鎮(zhèn)九甲村,綠蕾果蔬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解承云非常忙活,她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溫室生產搶農時,全力增加蔬菜供給,豐富市民“菜籃子”。綠蕾果蔬專業(yè)合作社是一家私營企業(yè),各類蔬菜均由自家大棚產出。每天一大早,解承云便來到大棚內,和工人一起采摘。盡管室外還是春寒料峭,但溫室大棚里卻綠意盎然,茄子、辣椒、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碩果累累、長勢喜人。佩戴著防護口罩的工人們忙著采摘、運送,經過分揀、裝車后走向市場、商超,走上百姓餐桌!懊刻於紒,防控疫情期間更要保障供應,F(xiàn)在全國上下都在齊心協(xié)力抗擊疫情,我也希望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苯獬性七@樣說。
你在前線防“疫”,我在后方馳援。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公安干警不畏艱險,夜以繼日堅守一線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動著解承云。2月5日早上,龍口市公安局門口來了一輛面包車,解承云帶著“巾幗紅”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為抗疫一線的民警送來了220箱、共計2400斤的新鮮蔬菜,還有20箱方便面。另外,為讓龍口援鄂醫(yī)務人員能安心工作,解承云每周都向援鄂醫(yī)務人員家屬捐贈一箱無公害蔬菜禮盒,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戰(zhàn)士們在一線抗疫工作非常辛苦,我們就在后方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吧!
綠蕾果蔬專業(yè)合作社共有12個溫室大棚,占地面積100畝。雖然現(xiàn)在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但是大棚里蔬菜的管護、采摘和銷售一直沒有松懈,堅持日采日銷,每天的蔬菜供應量在2000斤左右。每天合作社都會組織人手,定時對蔬菜大棚以及運送蔬菜的車輛做好消毒,采摘蔬菜的工人都要求戴上口罩和手套,進棚前進行消毒和測量體溫,科學有效保障疫情期間蔬菜產品供應。
“大年初二就有超市找我們要貨,從過了年到現(xiàn)在我們就沒閑著,每天都有三五個工人來棚里干活,為本地市場供應新鮮蔬菜。”解承珍一邊摘著茄子一邊介紹。解承珍是解承云的妹妹,在合作社里已干了五年。“大棚工人都是周邊村莊的村民,每天兩點一線直接到大棚,大家自覺做好防護工作,生產一點也沒耽誤。”
合作社還吸納周邊村莊的貧困婦女,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凌振蘭就是其中的一個。她說:“我的丈夫去年去世,兒子又有病,幸虧解總提供了這份工作,讓我有了穩(wěn)定收入來源。”解承云一直關注弱勢群體,去年六一兒童節(jié),她參加了龍口市婦聯(lián)和龍口市女企協(xié)開展的“巾幗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并資助了5名“春蕾女童”,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平價、放心、安全。”這是周邊群眾對綠蕾果蔬的評價。面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綠蕾果蔬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同心戰(zhàn)“疫”的責任和擔當。解承云用真誠和愛心傳遞溫暖,以小我詮釋大愛擔當,為“最美龍口·好人之城”增添了一抹亮麗的底色。(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唐清攝影報道)
張星:火線入黨的“逆行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全國上下以疫情為令,各方力量聯(lián)防聯(lián)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迅速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山東省衛(wèi)健委吹響了選調專業(yè)護理人員支援疫區(qū)的“集結號”。
蓬萊市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管護師張星,沒顧得和家人商量,毫不猶豫地主動請纓參戰(zhàn)。她說:“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作為有著多年重癥救護經驗的老護士理應沖鋒在前。”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1月29日,張星所在的山東第二批援鄂醫(yī)療隊抵達黃岡后,召開了戰(zhàn)前全體動員會,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張星當即提交了自己的戰(zhàn)地入黨申請書。在隨后兩天的集中培訓中,張星極度嚴苛地要求自己,白天刻苦學習理論知識,中午和晚上抓緊一切時間練習穿脫防護服,并順利通過了嚴格的戰(zhàn)前考核。為節(jié)省打理時間,方便防護服穿脫和救護工作,減少病菌吸附,張星毅然剪掉了留蓄30多年的美麗長發(fā),她從此擁有了一個全新的非常標準的“抗新冠病毒發(fā)型”。
2月2日,張星所在的第二批援鄂醫(yī)療隊進駐黃岡版“小湯山”——大別山區(qū)域醫(yī)療中心,開始接診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由于醫(yī)護力量不足,張星每天正式工作時間大約6個小時,加上繁瑣嚴格的崗前準備和后期消毒處理,每天至少要在病區(qū)待上9個小時,她一個人要負責60多個病人的治療護理和日常生活,工作強度特別大。
疑似病例的篩選工作極其重要。張星每天要為大量病人采血,然后快速分揀化驗,工作量非常大,感染暴露風險更大。因為長時間穿防護服,她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為了減少出進隔離病區(qū)次數(shù),她每天戴著尿不濕,盡量不喝水少吃飯,喉嚨干了,聲音啞了,她堅持著,累并快樂著。
“哪里都是戰(zhàn)場,在哪里戰(zhàn)斗都一樣!睂σ痪醫(yī)護人員來說,他們面臨的不僅僅是對疾病的治療。由于病痛的折磨,缺少親人陪伴,一些病人的情緒很低落,不停地哭泣,張星和伙伴們就一邊全力做好救護工作,一邊盡力細致地照顧好每一位病人,同時還要給病人更多的心理撫慰。
病區(qū)有一個9個月大的女嬰感染了新冠肺炎,與父親一起住進了醫(yī)療中心?粗敲葱〉膵雰阂淌苓@樣的折磨,張星用發(fā)自肺腑的母愛守護著孩子,沖奶粉、換尿布、清潔檢查,每一道程序她都親自來做,直到孩子康復出院。許多病人盛贊山東醫(yī)療隊:技術好,品德好,服務好,素質高。
大醫(yī)精誠,大愛無垠。自從進駐大別山,在這30多個日日夜夜里,張星和她的戰(zhàn)友們不怕犧牲、知重負重、勇毅前行、夜以繼日、爭分奪秒、連續(xù)奮戰(zhàn)、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危重病人的生命,充分展現(xiàn)了“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責任擔當。(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遲培潔孟彥祥攝影報道)
楊燕:為百姓飲食起居提供保障
大年初一,正在家休息的金茂超市總經理楊燕的手機響起了急促的鈴聲,公司黨委通知:為防控疫情,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要,金茂超市初二正常營業(yè)。
楊燕深知疫情就是命令,保障民生需求是金茂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接到通知她連夜召集店長召開工作會議,制定了金茂超市疫情期間工作方案及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并提出了:擔責任、防疫情、穩(wěn)物價、保供應的工作要求,體現(xiàn)了責任擔當。
大年初二一大早,金茂超市各店開門營業(yè)。楊燕與全體員工一起上崗。由于疫情事發(fā)突然,在超出日常銷貨量的情況下,楊燕快速組織采購人員,不分晝夜,深入廠家、基地,多渠道引進商品。為全力保證品類齊全,貨源充足,她帶領采購部員工連續(xù)一周時間,加班至深夜與全國各地供貨商聯(lián)系供貨事宜,保證了超市各種商品,特別是蔬菜、水果、米、面、糧、油、肉、蛋的充足供應。
在保障商品貨源充足的前提下,楊燕親自審核、親自把關每一種商品的定價,保證在疫情期間供應充足,物價平穩(wěn)。
全力以赴為顧客提供安全潔凈的購物環(huán)境,一心一意保證員工自身的安全,是防疫期間緊繃在楊燕腦子中的一根弦。
為營造金茂超市安全的購物環(huán)境,也為了保證全體員工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楊燕為全體上崗員工免費發(fā)放口罩,并在入口處設專人對全體上崗員工和進店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她要求每天早中晚三次對整個商場進行消毒,對購物車、購物籃、扶手、收銀臺等顧客經常接觸的部位不定時進行消毒。
“面對疫情,我們既不能輕視,也不必恐慌,既然來到了最前線,就要百分之百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扎實努力工作,做好個人防護,不辱使命,為百姓飲食起居提供堅實保障”。楊燕說道。
為了減少廣大消費者的出門頻次,減少聚集購物帶來的感染風險,盡最大努力降低人傳人的風險,楊燕主張開通線上銷售,線下無接觸配送到家的銷售服務模式。該建議得到了公司黨委的高度重視和認可,并于2月8日開通了“金茂優(yōu)選小愛到家”的線上銷售小程序。
為了能夠更好地服務廣大消費者,讓這種模式落到實處,楊燕親自與牟平近100個小區(qū)和社區(qū)的物業(yè)公司取得聯(lián)系并得到物業(yè)公司的大力支持,金茂超市實現(xiàn)了以小區(qū)為單位,以物業(yè)公司為紐帶的為消費者提供免費配送服務。(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張小冰攝影報道)
林言梅:愛心助學放飛夢想
林言梅是棲霞市“愛的傳遞助學協(xié)會”五星級義工,自2012年加入愛的傳遞愛心助學的行列以來,她專注于“棲霞愛的傳遞一對一愛心助學”,用自己的善良與真情,放飛夢想,凝聚起一股愛心助學、生生不息的力量,鑄就了一對一愛心助學之路。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林言梅義無反顧逆向而行,主動擔任起小組的負責人,堅守在社區(qū)的第一線。
疫情防控以來,林言梅打電話、小區(qū)逐戶挨戶排查,積極地參與防疫抗疫,從信息采集、政策宣傳、預防措施到檢查值守、心理健康等工作的方方面面,真誠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打贏這場抗疫的攻堅戰(zhàn)。在疫情期間,她還抽時間與團隊長期資助的孩子們溝通,了解孩子們的身體狀況,宣傳防疫抗疫的知識,提醒他們做好自我防護等等,時刻牽掛著受資助的貧困學生們。
在棲霞市“愛的傳遞助學協(xié)會”,林言梅與許多志同道合的人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她與義工風里雨里,嚴寒酷暑,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節(jié)假日與閑暇時間,足跡踏遍了棲霞市36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460多個村莊, 380多個貧困家庭,已累計完成了425多名困難孩子的長期資助,發(fā)放愛心助學善款和物資累計776萬余元。
林言梅九年來,志愿服務時間18500多小時,愛心車奔波在助學路上,跑的里程數(shù)都數(shù)不清。
九年來,林言梅與團隊里的義工一道,組織參與了一次次的愛心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給予受資助的貧困學生以鼓勵和支持,讓貧困學生能夠克服困難,更加堅強,走出困境。
連續(xù)七年組織發(fā)動“新年圓夢行動”,哪怕是一本書,一個新書包,一件新衣服,為孩子們圓了盼望已久的新年夢想;連續(xù)六年發(fā)起“快樂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讓受資助的貧困學生感受到節(jié)日的快樂和幸福;積極籌建棲霞首個愛心圖書室,自此,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圖書室,有了自己的精神樂園;關注一對龍鳳胎孩子的成長,這對龍鳳胎的愛心奶粉、衣物,甚至每一個生日,都牽動的林言梅等義工們的心,2019年,這對龍鳳胎順利地上小學一年級了;2015年正月,為腦瘤女孩隋雅君籌集愛心善款活動,累計募捐善款27萬余元,隋雅君成功地完成了手術,現(xiàn)在已是一名大四學生。
僅僅2019年,就舉行了一百多場次的愛心助學活動,每一次活動參與,讓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九年來的愛心助學,林言梅無私付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也獲得了孩子們的信任。2014年,她被評為第一屆慈善義工提名獎。2017年,被評為第二屆慈善義工提名獎。2018年當選為棲霞市“愛的傳遞助學協(xié)會”理事。(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徐菲攝影報道)
朱志玲:創(chuàng)業(yè)致富不忘感恩
朱志玲,萊陽市酒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萊陽市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會長。面對突發(fā)的疫情和萊陽市婦聯(lián)眾志成城、攜手抗“疫”的號召,朱志玲率先帶頭,為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各行各業(yè)的工作人員累計捐贈消毒酒精已達5噸,并在持續(xù)進行中,截至2月21日,朱志玲已發(fā)動協(xié)會會員捐贈消毒液、口罩、防護服等“緊俏”物資達330余萬元,直接捐款達730余萬元。
一路走來,朱志玲的創(chuàng)業(yè)并不容易。1994年,萊陽市酒廠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由于經營不善,負債累累,陷入了瀕臨破產的危機。經過市委市政府反復研究和廠內民主評議,推選出了當時年僅33歲、任職副廠長的朱志玲擔任廠長。當時朱志玲,面對幾千萬負債和幾百號員工的酒廠,別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她卻沒有退縮,勇敢擔起了酒廠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管理混亂,人員冗雜,這是當時酒廠的現(xiàn)狀。朱志玲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讓合適的人在適合的崗位上做正確的事情,就要破除老國營企職工的陳舊觀念。
“精簡下來的人怎么辦,還有保證他們有飯吃,只能下車間。”朱志玲說。她做事敢想敢干,對員工也是信守承諾,從不食言。只要是員工家里有困難找到了她,她都會全力以赴。誰家辦喜事或生病需要錢了,就是去借,朱志玲也會把錢送到員工手里。帶著滿腔熱情,為人正直又有責任感的朱志玲感動了所有員工,工廠改革不但堅持做到了,而且善始敬終。
在生產經營中她始終把產品質量做為開拓市場的第一要務。朱志玲經常說:“產品質量零缺陷,有1%的不合格品,就是對顧客100%的不負責任!逼髽I(yè)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使產品品質有了強有力的保障。
朱志玲多年來堅持“以誠信求生存”,將加強誠信建設作為企業(yè)的頭等大事來抓,構建起完善的營銷服務系統(tǒng),做到對用戶的需求快速反應,圍繞承諾構筑起涵蓋產品質量、價格、交貨和付款條件、投訴處理等內容的企業(yè)誠信機制,真正實現(xiàn)以用戶滿意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服務;同時加強企業(yè)誠信文化建設,將形成的關于誠信的思想、作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定期進行總結,加強對員工的綜合素質、工作責任心、業(yè)務技能、誠信理念等方面的培訓,并通過員工向用戶傳遞企業(yè)的誠信經營理念。
朱志玲一直告誡大家要始終抱著一顆對社會感恩的心。公司擴大再生產時,考慮到社會上的下崗失業(yè)人員,公司優(yōu)先錄用他們,還為其繳納養(yǎng)老金、醫(yī)療保險金等,為他們解除了后顧之憂。
2016年,朱志玲擔任了萊陽市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會長,任職以來積極組織開展協(xié)會活動,成立“愛心媽媽”組織,對社會貧困兒童進行愛心捐助,架起了一座愛的橋梁。項目啟動以來,女企業(yè)家“愛心媽媽”品牌活動成功結對40名貧困女童,籌集款項物資5.7萬元。(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王伊凡攝影報道)
劉英智:防“疫”中不忘農業(yè)生產
一位女同志,每天鶴立獨行,常年奔走于田間地頭,重復著同樣的工作,無論寒冬還是酷暑,每天都需要身著長衣長靴,頭帶草帽口罩作為防護。不被別人理解,她卻依然樂觀、勇敢,富有朝氣與活力。市農技中心植保站高級農藝師劉英智全身心投入到測報工作中,在平凡崗位上助力全市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刻,恰是農忙最應時之際。作為市農技中心植保站高級農藝師的劉英智,近來沖到田間地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指導村民,不誤農時、投身春耕,防“疫”不忘農業(yè)生產。
為農業(yè)生產服務,是劉英智的本職工作。多年來,她選擇病蟲監(jiān)測,她始終不渝、無怨無悔、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工作中,除了完成常規(guī)任務,還經常自我加壓,把調查范圍從糧油病蟲擴展到果樹病蟲,為我市果樹病蟲測報打下了基礎。
2004年,姜月菊同志退休后,測報點就剩劉英智同志一個人。所有監(jiān)測任務由她一人承擔。
近萬個日夜,她完成的國家、省、市各級調查任務不計其數(shù),為我市測報事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為科學指導全市病蟲害防控提供了技術保障,為全市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奉獻了自己的力量。
劉英智同志注重學習,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每年3月初,病蟲監(jiān)測工作就拉開了序幕,一直持續(xù)到11月底。
在這期間,天剛蒙蒙亮,她就要開始一天的工作,6點多到果園查看幾十個誘捕器誘蟲情況,一一記錄,然后給每個誘捕器水盆加水,保持水位正常。然后到農田開始病蟲調查,“彎腰、翻葉、觀察、記錄”,這一標準查蟲動作一上午就要重復上百次。農田調查結束后還要到測報燈下取蟲,回室內進行分類鑒定。
害蟲種類繁多,看似簡單的分類鑒定工作需要鑒定人員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進入害蟲高發(fā)期,誘蟲量大,工作量劇增,分類鑒定往往要持續(xù)半天才能完成。在鑒定過程中,鱗翅目昆蟲鱗粉容易掉落,隨空氣吸入肺里易引起肺病,粘附在皮膚上易導致皮膚過敏。分類鑒定結束后,需要將一天調查數(shù)據(jù)整理、備案,以便分析預測時使用。經常因調查工作需要,她一個人要去青龍山、小沙埠調查大櫻桃,有兩三年的時間幾乎天天往山上跑。
正是這種“我將無我、不負測報”的奉獻精神,使測報點積累了大量系統(tǒng)性觀測數(shù)據(jù),為科學預測病蟲發(fā)生趨勢提供了有力支撐,使我市測報工作多年來一直在全省穩(wěn)居前列,多次受到上級表彰。(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顏芙萱攝影報道)
李蒙:防疫后方的“鐵娘子”
她一會兒出現(xiàn)在生產車間,看看產品;一會兒出現(xiàn)在打包現(xiàn)場,督促進度;一會兒又忙碌在食堂,千叮萬囑要保證加班人員的飯菜質量……防疫期間,舒朗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婦聯(lián)主席李蒙堅守一線,全力做好防疫物資的生產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舒朗集團迅速反應,果斷做出了轉產防護用品、全力支持救治一線的決定。
緊急轉產防護用品,對一家時裝企業(yè)來說等于一切從零開始。立項組建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系協(xié)調市場監(jiān)督局、進行產品研發(fā),籌劃組的李蒙就像是上緊了弦的發(fā)條,那一段時間,她的步履總是在不停的奔走,她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她的眼睛也熬的通紅。為了尋找合適的廠房,李蒙先后跑遍了開發(fā)區(qū)、芝罘區(qū)、萊山區(qū)。
經協(xié)調,李蒙最終聯(lián)系到業(yè)達醫(yī)藥創(chuàng)新孵化中心,將部分廠房出租給舒朗集團。當一件件質量合格、穿脫舒適的防護服下線,李蒙一顆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了下來。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李蒙臨危受命,負責調度企業(yè)復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早在春節(jié)假期,李蒙就組織人力資源部開展了人員數(shù)據(jù)的梳理和排查,以微信、電話等形式,對所有員工進行了信息篩查。重點記錄員工是否去過重點疫區(qū),有沒有接觸過重點疫區(qū)的親屬朋友,以及員工的活動軌跡和每日的體溫。
全面復工之前,李蒙緊急安排人員采購儲備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資,對公司的員工、門衛(wèi)和生產人員進行了防疫消毒方面的培訓。并安排了保潔人員對廠房、車間、園區(qū)的各個死角以及食堂的部分設施進行了無菌消毒處理,確保大家工作和就餐的安全。
全面復工后,李蒙又及時跟進包括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的及時分發(fā)和補充工作,絕不短缺每一位成員的防護裝備。
農歷正月十五晚上,因為前方對防護服的的緊急需求,李蒙將節(jié)日移到了加班加點的生產車間,與戰(zhàn)友們戰(zhàn)斗在一起,熬了整整一個通宵。
為了保障加班加點的女職工吃得更好一些,李蒙時常走進食堂,看看飯菜質量,叮囑廚師一定要把飯菜搞好,要讓職工吃的飽吃的好。
在李蒙的示范帶動下,在全體員工的加班加點的努力付出和生產中,舒朗集團醫(yī)用防護服日產能已達兩萬件,民用防護服日產能已達八萬件,并緊急馳援武漢等地,有力地支援了防疫一線。(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夏盛攝影報道)
王輝:扎根海島獻青春救死扶傷12載
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工作在海島深處的王輝主動放棄春節(jié)回家團聚機會,選擇繼續(xù)留島參與疫情防疫工作,疫情防控以來為300余名進出島人員測量體溫,并做好登記,真正為全鄉(xiāng)群眾筑起一道最安心的防線。
王輝是一名小欽島鄉(xiāng)衛(wèi)生院的醫(yī)生。已在海島工作12年。疫情防控期間,她每天都要為多個重點關注返鄉(xiāng)人員測量體溫2次,并做好各項數(shù)據(jù)記錄,同時,每當有輪船班次來島時,王輝總是第一時間趕到進出島檢查點。
2008年對王輝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她從山東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yī)專業(yè)畢業(yè),懷著一顆赤誠的心,響應黨中央和政府的號召:到基層去,到人民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她毅然報考了山東省的“三支一扶”計劃,并通過嚴格的考試、考核、體檢,以優(yōu)異成績被錄取,成為了山東省長島縣小欽島鄉(xiāng)衛(wèi)生院一名光榮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務者,也是全衛(wèi)生院唯一的一名醫(yī)生。
雖然這里是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但是由于海島交通、經濟、人口規(guī)模等方面原因,在這個離陸地40多公里,海峽中央僅有800余人口的小島上,檢查儀器少,看病全靠經驗,對于她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有些力不從心?墒,當她看到領導鼓勵的眼神和村民們求助的目光,想起“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這句誓言的時候,她就會重新燃起希望。
2012年9月服務期滿后,本來可以選擇離開艱苦的海島,但在當?shù)乩习傩盏耐炝粝,她又干?年。2014年她順利通過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成為小欽島衛(wèi)生院正式員工,至今已在小欽島衛(wèi)生院工作了12年。
和海島人也漸漸由陌生到熟悉,現(xiàn)在王輝早已把島上的800多位海島人當成了自己的家里人,閑暇時可以開玩笑、可以拉家常。
2014年起王輝每天利用閑暇時間在因突發(fā)性腦溢血成為植物人的家庭中無償為患者進行推拿按摩、鼻飼,由于她的精心照料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患者家庭已經將王輝當成了家庭的一分子。
在島上,王輝除了出診就是待在衛(wèi)生院,即使出診也要跟附近小賣部大姐交代好她去了哪里,以便有急事能夠迅速找到她。不論什么時間,只要有病人需要,王輝都會認真地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服務,減輕病人痛苦。
如今王輝在心里早已經把這個1.14平方公里的渤海灣小島當成了她的第二個故鄉(xiāng),在這里有收獲、有辛酸、有壓抑、有快樂。在以后的時間里,她也會一如既往地站在基層,行走在第一線,以兢兢業(yè)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的作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更大的進步。(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薛倩攝影報道)
劉俊娟:9個月身孕奮戰(zhàn)戰(zhàn)疫一線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午,劉俊娟接到街道關于防控疫情提前返崗的通知。當時劉俊娟已有9個多月的身孕,還有10天就到預產期的她,本該享受著“熊貓”級的待遇,被家人悉心呵護,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毅然決然的主動請纓“參戰(zhàn)”。
當聽說自己的女兒要沖到防疫第一線,家人不停勸說并反對劉俊娟她返崗!白鳛辄h員,關鍵時刻我怎么能坐在家里?”對她來說,疫情就是命令,隨即,她收拾好東西立刻踏上了返崗之路。
“這時候我必須站得出來、沖得上去,這樣才能給大家吃下‘定心丸’!眲⒖【瓯硎荆瑘允貚徫皇亲约旱穆氊,她只是做了一名共產黨員該做的,雖然處于孕晚期,但再不方便也要克服。為了整理各類信息,劉俊娟加班加點,甚至忙到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孕婦,有時還得同事們提醒她!按蠹叶颊f讓我對孩子好點!眲⒖【暾f,“忙起來的時候確實顧不上,就是有時候走路多了肚子就會忽然發(fā)硬,不敢動,緩一緩就好了。”
據(jù)了解,劉俊娟今年35歲,孕期一直處于貧血狀態(tài),每天都在吃藥,產檢本上多次被貼了黃標,屬于高危產婦,醫(yī)生建議她住院觀察,家人本想讓她趁著假期在家好好休養(yǎng)待產,但她卻毅然返崗!拔矣X得貧血不是大事,還有10天就到預產期了,我要堅守到孩子出生的那天,同事們也都開玩笑說,孩子小名可以叫‘崗崗’!眲⒖【晷χf。
文泉社區(qū)所轄區(qū)域老舊小區(qū)和無物業(yè)小區(qū)居多,排查返萊人員工作難度較大,為確保萬無一失,她周密安排,做好宣傳發(fā)動,一一電話通知。關鍵時刻,她沒有半點的猶豫和退縮,而是主動站在了戰(zhàn)“疫”一線,深入現(xiàn)場開展工作。每天最早到單位,最晚回家,不分晝夜,單位有事隨叫隨到,經常一天只能休息四五個小時。
劉俊娟的丈夫孫俊飛是萊州市教育和體育局黨建工作辦公室的一名普通科員,大年初一也接到了返崗通知,他主動請纓參與到社區(qū)走訪、協(xié)助卡口執(zhí)勤等工作中,有時在單位加班根本不能回家。由于工作繁忙夫妻二人將5歲半的女兒撇給了家中老人,經常是在女兒熟睡后才到家,早晨離家時女兒還未醒來,女兒晚上做夢都在喊:“想媽媽,別上班了,陪我玩,就一小會兒”。
劉俊娟一直堅守到臨盆的前一天,2月12日小“崗崗”出生了,媽媽將是她一生最好的榜樣。劉俊娟說:“疫情面前,作為媽媽,我擔心寶寶,但是作為社區(qū)工作者,我有責任對轄區(qū)居民的健康負責,而作為一名黨員,更要以大局為重!所以,抗擊疫情,我義無反顧!”(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程楊攝影報道)
周建葉:當好為民服務的“貼心人”
在村里成立巾幗志愿服務隊,堅持組織了15年“婆媳互夸會”,萊山區(qū)李家疃村周建葉在村里是個“貼心人”。逢年過節(jié),她帶領志愿者們走訪慰問特殊困難家庭,幫助打掃庭院衛(wèi)生,為行動不便的特殊家庭包餃子、送溫暖。今年,她又沖到了疫情防控一線。
2011年,周建葉在黨員的積極推選下當選為李家疃村黨支部副書記,同時兼任該村村委委員,負責婦女、計生、民政、調解等工作。
在周建葉的帶領下,村婦聯(lián)牽頭成立了巾幗志愿服務隊,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每年邀請法律援助律師到村進行普法講座,為廣大婦女和村民提供法律咨詢與援助服務。關愛女性健康,積極動員村內適齡婦女參加“兩癌”免費篩查活動,竭力為農村女性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萊山區(qū)人大代表,周建葉不僅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經驗積極建言,同時把群眾的訴求都能如實地反映在人大建議里。參加工作后,她發(fā)現(xiàn)周圍許多農民有極強的致富欲望,可苦于沒有技術,無致富門路。周建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她幫助聯(lián)系用人單位,介紹這些婦女外出做工。每逢街道組織的培訓活動,她都積極聯(lián)系,力求讓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都能擁有一技之長。
“要么不干,要干就得干好!”周建葉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正是這個樸素的工作要求才使她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李家疃村有一個已經連續(xù)堅持了15年“婆媳互夸會”,是調和家庭矛盾、融洽鄰里關系、倡樹文明村風的“法寶”,婆媳們圍坐一堂,聊家事、演節(jié)目、其樂融融。婆媳互夸會成立伊始,村里的婆婆和媳婦都對此持觀望態(tài)度。但看到參加活動的婆媳們互話家常、互相說著對方的好,每次參與不僅能收獲滿滿的正能量,還可以從其他婆媳身上學到許多相處之道,越來越多的婆媳開始主動參與活動。
這個冬天,周建葉和鄉(xiāng)親們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她帶領婦聯(lián)執(zhí)委一班人,既當宣傳員、又當調查員,既當訂貨員、又當銷售員,既當快遞員,又當消毒員。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的。她送學送書上門、慰問孤寡老人、發(fā)放宣傳資料、代收快遞物資、幫著村民賣草莓、開展防疫宣傳……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搭建銅墻鐵壁,體現(xiàn)了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YMG全媒體記者唐壽銳通訊員顏芙萱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