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0月26日訊(記者 劉妍 通訊員 李成修 王婧) 身高和體重是兒童體格生長的兩大重要指標,定期對兒童進行體格生長監(jiān)測與評價,可及時了解兒童的營養(yǎng)狀況,評估兒童是否存在生長偏離,以便盡早進行干預。身高增長是單程車,沒有回程票。一旦錯過,孩子就永遠失去了長高的機會,造成終生遺憾。為了幫助家長朋友認識身高,關注身高。10月23日上午,煙臺毓璜頂醫(yī)院兒內科聯(lián)合膠東在線網(wǎng)站開展的公益直播課,毓璜頂醫(yī)院兒內科主任醫(yī)師李麗霞就“兒童身高”展開講解,呼吁全社會對兒童身高問題廣泛關注。
李麗霞介紹,關注兒童健康,成年身高處于第一位,這直接關系到兒童成年后其他各個方面。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80%的家長都希望孩子的身高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目前我國39%的孩子未達到遺傳身高,56%的孩子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李麗霞表示:“矮小是一種疾病,會影響到成年以后的心理、婚戀、工作等,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可以長高的,希望家長關愛兒童,關注孩子的身高!”
李麗霞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存在不少誤區(qū),或影響孩子最終的成年身高。
誤區(qū)一:父母高,孩子一定高。
兒童的身高發(fā)育,父母的遺傳占到70%,但是30%的后天環(huán)境因素更為重要。雖然身高和遺傳有緊密的關系,但遺傳給的只是一個身高的范圍,上下有8厘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遺傳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較為理想;如果往遺傳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矮小。我國有30%的孩子長不夠遺傳身高。
誤區(qū)二:孩子現(xiàn)在挺高,一定沒問題。
孩子沒到青春期,突然長得快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早熟的孩子可能長不高。性激素可加速骨骺軟骨過早閉合,使得生長空間縮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
誤區(qū)三:孩子現(xiàn)在矮,晚長,以后就長了。
受遺傳因素影響,晚長也是有可能的,通常晚長的孩子骨齡落后于正常孩子。但是有的孩子骨齡落后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睡覺太晚,壓力過大、運動少等,生長激素一直無法充分分泌,這樣孩子現(xiàn)在不高,以后也不一定能長高。早長或者晚長,需要定期監(jiān)測,明確生長狀況;要及時檢查,排除疾病。
誤區(qū)四:男沒變聲、女沒月經(jīng),不算發(fā)育,不急。
變聲和月經(jīng)是標志孩子進入青春期發(fā)育后階段的特征。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生長區(qū)(骨骺)已經(jīng)接近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此時想辦法已經(jīng)來不及了。
那么,孩子應該能長多高?目前國內外也有遺傳靶身高的計算公式,家長可以自行計算,以便參考: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2
女孩身高=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2
李麗霞指出,針對計算結果,如果孩子目前身高水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huán)境因素對孩子身高沒有起任何作用,可以繼續(xù)放養(yǎng),觀察。如果孩子目前身高水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huán)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了促進作用,如果超過2個檔次,有骨齡提前(早長)的可能。但是,如果孩子目前身高水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huán)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了阻礙作用,如果低于2個檔次,那么就有內分泌疾病的可能。需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她明確的標識出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長參考范圍:出生至1歲,平均增長25cm;1~2歲平均增長10cm;若<3歲兒童為<7 cm/年;3歲至青春期兒童<5cm/年;青春期兒童<6 cm/年,則為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目前,骨齡是評估矮身材最重要的一個工具,一般是通過手腕部的X光片,判斷骨骼實際發(fā)育程度,客觀地評價兒童身高生長水平。
李麗霞提示家長朋友們,引起矮小癥的大部分因素都是先天的,但是后天的預防也非常重要。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一般生長激素在晚上21-23點,所以盡量要讓孩子在晚上9點之前睡覺。可以帶孩子進行去旅游,或者是帶孩子去戶外活動,做一些戶外游戲,比如打籃球,跳繩,跑步等。營養(yǎng)對孩子的身高影響很簡單,給孩子保持均衡的營養(yǎng)攝取,比如谷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合理的為孩子補充營養(yǎng)才是關鍵。另外,情緒低落和緊張也會影響身高增長,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良好的心情可促進營養(yǎng)吸收,良好的心情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