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1月26日電 題:“我愛中國,中國文化讓我入迷”——俄羅斯青少年借短視頻抒發(fā)友好心聲
新華社記者江宥林
“我愛中國,因為中國文化讓我入迷,春節(jié)的鞭炮讓我歡喜……這就是為什么我愛中國,從未去過,但心早已到達,希望有一天,我能親眼看到……”俄羅斯姑娘波林娜在自己原創(chuàng)的音樂短視頻里,唱出了她對中國的向往。
由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支持,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新華社亞歐總分社共同主辦的中俄建交75周年短視頻大賽,25日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舉行頒獎儀式。波林娜從100余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斬獲大賽一等獎,獲得赴中國采風的機會,她在歌中的愿望就此達成。
波林娜是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大四學生,學習中文三年多了。說起參賽原因,她直言:“中國是我喜歡的創(chuàng)作主題,成為優(yōu)勝者還能去中國,有什么理由不試試呢?”
波林娜告訴記者,這次獲獎讓她很受鼓舞。“我有信心繼續(xù)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也非常期待在中國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知識,相信這樣的經(jīng)歷會為我增添繼續(xù)進步的動力。”她說。
12歲的米拉和父親德米特里專程從3000多公里以外的新西伯利亞市趕來參加頒獎儀式。“我叫米拉,我學習中文三年了,我很喜歡中國和中國文化……”米拉像她在短視頻中一樣向記者作自我介紹。
“參加比賽是我自己的決定,我喜歡拍視頻,也喜歡表達,最重要的是,我喜歡說中文。”她說,自己平時會練習書法,看中國電影,聽中國音樂。“我不覺得中文很難,對我來說,學中文是一件有趣的事。”
德米特里非常支持女兒參加此次比賽。“這類活動能幫助她在練習語言的同時,更好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交到更多中國朋友。”
俄中友好協(xié)會第一副主席、中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庫利科娃,從事俄中公共外交事業(yè)逾65年。作為此次大賽的評委,她感觸頗深。“選手們動聽的中文和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讓我驚訝。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俄羅斯各地有如此多不同年齡的人對中國感興趣,愿意研究中國及其文化歷史。”庫利科娃說。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庫利科娃說,舉辦文化活動是促進俄中兩國民心相通的重要舉措。“文化交流有助于拉近人與人心靈的距離,文化合作是相互理解的基礎。”她希望,兩國在文化領域的良好互動能長久持續(xù)下去。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公使張偉在致辭中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俄羅斯青少年朋友通過學習中國文化,成為中俄友誼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