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商場里看轉型(評論員觀察) ——生活細節(jié)里的中國經濟③

來源:人民網  2025-02-05 15:55:24
A+A- |舉報糾錯

  把人作為商業(yè)服務的重心與中心,以特色招攬人,以增值吸引人,以質量留住人,才能以“人氣聚起來”帶動“商機旺起來”

  不足之中蘊新機、空白地帶有藍海,只要保持創(chuàng)新姿態(tài)、拼搏狀態(tài),商場和商貿零售業(yè)就會加速破局、煥發(fā)新生

  

  商場那么多,假期去哪家?

  家里小朋友說,“去‘大峽谷’”。這是她對北京一個商場的稱呼。“去干啥?”“看‘龍’。”孩子口中的“龍”,實際是商場里的恐龍模型。這個商場以恐龍為主題,營造熱帶雨林環(huán)境,還有頗具特色的小池塘。有趣、好逛,不少“頭回客”成了“回頭客”。

  消費需求是多態(tài)的,也是動態(tài)的。近年來,為適應需求之變、效率之變,商場和商貿業(yè)出現了一輪明顯的轉型。過去一段時間,隨著電商勃興、物流提速,“只逛不買”成為新現象。面對“網購代替超市”“快遞代替批發(fā)”的沖擊,傳統商業(yè)模式難以為繼,不少傳統商場關門歇業(yè)。然而,電商與實體商貿,并非完全的對立關系。通過在商業(yè)模式、服務方式上轉型升級,新型實體商業(yè)的空間很大、舞臺寬廣。

  商場化身景區(qū),新場景帶來增長潛能。吉林長春有個商場叫“這有山”,店鋪從“山腳”盤旋到“山頂”,石子鋪路、牌匾古樸、山石林立,錯落有致的布局,讓商場成為景區(qū)、讓消費如同“探寶”。

  商場化身市集,新服務拓寬消費場景。為招徠顧客,有的商場把民俗市集搬進室內,方便消費者“趕集”;有的主打“金蛇納春”主題,融合“老字號”與“新潮流”,打造滿足各層次需求的消費盛宴。

  商場化身藝術世界,新服務凸顯融合力量。四川成都三個大型商業(yè)體,攜手藝術家,結合光影技術,推出裝置藝術、潮流藝術與傳統非遺技藝的展覽,在探索藝術與商業(yè)空間的融合上邁出創(chuàng)新一步。

  新型商場各具特色、融合創(chuàng)新,充分說明要突破經營之困、實現更好發(fā)展,商場必須作出增值選擇。消費場景、消費模式、商品服務形式,都可以付諸增量思維改進提升。“品質、價格、服務”的三角關系,也可以逐一改進,實現新的均衡。既向變量要增量,又通過增量提質量,商場的效益方能實現質的提高。

  新型商場變革的底氣在哪里?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商品供給日漸豐富,科技賦能已成趨勢,文化融合漸成潮流,空間塑造釋放新意……多維因素,多重支撐,共同助推商場轉型煥新,實現從“賣場”到“綜合體”的蝶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商業(yè)領域,主要有“貨、場、人”三大元素。以前商場更多關注“貨”和“場”,如今則更多關注“人”。比如一些商場設置“生活驛站”,提供小修小補服務;還有商場里的書店,提供接放學服務,把學生接到店里,并為他們開展文化沙龍等活動。當前,商場融入文化、科技、生活等元素已是趨勢所向,開展多元化經營、打造場景化服務已是現實所需。把人作為商業(yè)服務的重心與中心,以特色招攬人,以增值吸引人,以質量留住人,才能以“人氣聚起來”帶動“商機旺起來”。未來的“商場+”,不管疊加哪些要素,歸根結底都應切中人的需求。

  商場之變、商業(yè)之變,映照生活之變、時代之變。從貨品有限到琳瑯滿目,從憑票購買到掃碼支付,從單一貨柜到各式店面,從國產貨到買全球……我們的物質更豐裕、供給更高效、服務更優(yōu)質、大門更開放,經濟發(fā)展也實現從追求規(guī)模速度到更注重質量效率的轉變。市場永遠都在,機遇也永遠都在。那些處于困境的商場所缺的是啥?當然是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不足之中蘊新機、空白地帶有藍海,只要保持創(chuàng)新姿態(tài)、拼搏狀態(tài),商場和商貿零售業(yè)就會加速破局、煥發(fā)新生。

  商場是商業(yè)之場,尤需眾人捧場。主動創(chuàng)新、擁抱變革,讓“賬面”上多一些上升曲線,“市面”上多一些四射活力,那么商業(yè)消費的“基本面”就能擁有更多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讓經濟向好的成績單更加亮眼。

初審:邊關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相關新聞
下載煙海e家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煙海e家   簡介:提供新聞資訊、黨務政務、民生服務、身邊互動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