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羨煙臺不羨仙 :把日子過自在!
“煙臺沒有神仙,只有一群自在的人,他們心里有一件大事:把日子過自在。”這兩天,作家大冰的一個視頻《煙臺自在》火了,為什么每個看過的人都被吸引?因為自在,因為實在,這個有仙氣但更接地氣的城市,就這么走進我們心里。
大冰鏡頭下的煙臺,像一部娓娓道來的生活紀(jì)錄片,每一幀都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獨有的自在。沒有刻意堆砌的繁華盛景,也不見懸浮于云端的縹緲夢幻,有的只是一群腳踏實地,一心將日子過出自在滋味的普通人。大冰的鏡頭為我們推開了一扇了解煙臺的窗,順著這扇窗望去,一個充滿煙火氣與溫情的煙臺徐徐展現(xiàn)在眼前。
煙臺的自在,扎根于山海相擁的自然饋贈。這里的海,是城市最靈動的名片。清晨,第一縷曙光輕柔地灑在煙臺山的燈塔上,喚醒了沉睡的海岸。漁人碼頭里,漁船滿載著希望駛向大海,漁夫們熟練地整理著漁具,他們的臉上,寫滿對新一天收獲的期待。這出海的日常,是他們與大海最質(zhì)樸的對話,是生活的勞作,更是自在的奔赴。午后,海浪有節(jié)奏地拍打著沙灘,孩子們嬉笑奔跑,手中的貝殼在陽光下閃爍著五彩光芒,大人們或愜意地躺在沙灘椅上,或漫步在海邊,感受著海風(fēng)的溫柔撫摸。在煙臺,海不是僅供觀賞的風(fēng)景,而是融入生活每一處細節(jié)的親密陪伴,賦予了煙臺人豁達的胸懷與悠然的心境。
深入煙臺的街巷,便能發(fā)現(xiàn)自在的煙火正在肆意蔓延。老城區(qū)的街巷里,青石板路、斑駁的墻壁,無一不在訴說著歲月的悠長。街邊的小店,鲅魚餃子、燜子的香氣悠悠飄散,那是家的味道,也是煙臺的味道。鄰里之間,見面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分享著生活的瑣碎與快樂,家長里短中滿是濃濃的人情味。在這里,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人們有足夠的閑暇坐在院子里,泡一壺?zé)岵,聊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無論是傳統(tǒng)的膠東大饅頭制作,還是一家人圍坐腌制咸魚,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場景,都是煙臺人對自在生活最生動的注解,他們在一粥一飯、一針一線中,編織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煙臺人的自在,更體現(xiàn)在對生活的熱愛與從容態(tài)度上。他們不盲目追求功成名就的快節(jié)奏,而是懂得在忙碌中停下腳步,品味生活的美好。閑暇時光,一家人去海邊野餐,鋪一塊野餐布,擺上豐盛的食物,在海浪的伴奏下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或是約上三五好友,在熱鬧的夜市里穿梭,品嘗各種美食,暢聊人生百態(tài)。煙臺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如歡快熱烈的海陽大秧歌、細膩精美的膠東剪紙,也充分展現(xiàn)著煙臺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與對生活的滿腔熱忱。這種對生活的熱愛,讓煙臺人在面對困難時,也能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以從容不迫的姿態(tài)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
所以,煙臺有沒有神仙并不重要,俗世有俗世的美滿,俗人有俗人的快樂,沒有神仙,也可以把日子過成神仙日子。大冰的視頻為我們揭開了煙臺自在生活的一角,而這座城市的自在遠不止于此。煙臺,這座沒有“神仙”卻滿是自在人的城市,以其獨特的生活哲學(xué),成為了人們心中生活的理想之地。它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深深沉浸在這份濃濃的自在氣息里,感受生活最本真的模樣 。(作者:鄒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