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插花藝術是我國重要的古典藝術之一,其起源據(jù)說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起源于1500年前的六朝時代,當時插花主要被用在節(jié)慶與宗教供花上。另一種說法是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融合了儒、道、佛三派的思想與理念,成了寄托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情懷的一種載體。
中式插花藝術在唐宋時期,與“焚香、點茶、掛畫”并稱為四藝,成為當時人們普遍、基本的生活素養(yǎng)。中式插花有寫景花、理念花、心象花、造型花四大類型,其特點是注重線條的優(yōu)美和姿態(tài)的自然,以及花藝構架的高低錯落、上下呼應、疏密匯散和清雅流暢。
中華花藝是以中國人對花木之美的特殊品味為基礎,首重意趣,形式次之,而后色彩。中式插花藝術以群體傳承的方式,見證著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傳統(tǒng)文化藝術發(fā)展的進程以及歷代風土民情的變遷。它早已成為民眾寄情花木、以花傳情、借花明志、裝點生活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