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鍋盔
(色澤金黃,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嚼)
產(chǎn)品介紹
鍋盔始于戰(zhàn)國時期長平之戰(zhàn),要比唐早1000多年,可以參考《大秦帝國》中長平之戰(zhàn)的部分。相傳,唐朝時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 法門寺門前的鍋盔
初選取中乾縣東北25公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風水不吉利,而改選在乾縣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梁山風景優(yōu)美,是當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覽之所,位于京都長安西北80公里,在“八卦”中屬于乾位,故將陵墓稱為乾陵。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征用了數(shù)萬名匠人和民工。
當時,有個叫冬娃的小伙子,從小失去母親,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他生性聰明,勤勞樸實,很受鄉(xiāng)鄰的稱贊。誰料后來父親因病臥床,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回來還要給父親燒菜做飯,天長日久這樣干,便練就了一手做飯的烹調技藝。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時,他替父親去做工,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飯食往往不能按時吃,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餓得實在撐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邊挖了一個土窩窩,架上自己的頭盔,把面和勻放在盔內,在盔下燒著柴禾,過了一會兒,他從盔內取出烙成的饃一嘗,酥脆可口。他高興極了,就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同伴,讓大家改用鐵鍋去烙,結果吃起酥,聞起香,一傳十、十傳百,就形成了這種獨特的鍋盔饃
培訓內容
特色怪味牛肉鍋盔 ★梅菜扣肉鍋盔 ★瘦肉鍋盔 ★怪味鍋盔 ★香辣雞柳鍋盔 ★甜蜜蜜鍋盔等
培訓費用
1980元,包吃包住,中途不再收費,根據(jù)個人能力不限制學習時間
,學會為止。一般5天左右可完全掌握
培訓課程
1.講述的鍋盔發(fā)展史及基礎理論知識。
2.鍋盔面團的制作技術與技巧
3.鍋盔各種餡料的制作技術與技巧
4.鍋盔下料與包餡的制作流程與方法
5.成品的烤制方法、溫度控制方法
6.鍋盔爐具操作工藝講解 、注意事項
優(yōu)惠酬賓
所有項目,同時學兩項九折,另送一項;學三項以上八折,另送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