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1.詳細講解《弟子規(guī)》,可以提升孩子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可以更好的處理與長輩間的關(guān)系。對人性會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為人處事上更加平和。心態(tài)上更加成熟。拓寬自身視野。《弟子規(guī)》所講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訓誨,從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親仁及余力學文著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經(jīng)常廣泛運用,逐步孕育出重德、崇德、立德、尚德、明德、修德,厚德品行。2.誦讀經(jīng)典《千字文》,《千字文》是中國早期的蒙學課本,由于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是啟蒙和教育兒童的讀物,也是一部生動優(yōu)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傳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年1.詳講《三字經(jīng)》,《三字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兒童啟蒙讀物,知名度極高。古代兒童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jīng)》來識字知理的?!度纸?jīng)》用簡潔通俗的白話講出了亙古不變的哲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將經(jīng)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極多,全篇充滿樂觀精神;2.朗誦《百家姓》中國人是重視祖先、家族的,直到今天,人們初次見面,問的問題常常就是“您貴姓”。姓不僅代表一個人,還承載著濃重的家族、地域內(nèi)涵。從簡單的一個姓氏,我們能看到歷史上的政治、文化、民俗的許多東西。所以,古人教育孩子,首先要讓他知道自己姓甚名誰,了解自己的根脈,然后才能愛家、愛國。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家族的形式和姓氏的觀念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是,讓孩子了解我國獨特的姓氏文化,仍是對孩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著名民俗學家鐘敬文認為,姓名學是每個國民不可缺少的文化知識。讀了《百家姓》,孩子們不僅了解許多歷史故事,還能熟悉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知識,并為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凝聚力所影響。
第三年1.詳講《朱子治家格言》,讀朱子家訓有很多好處,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身修養(yǎng),改善家庭關(guān)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我們應該多讀朱子家訓,從中汲取智慧,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2.誦讀《笠溫對韻》《笠翁對韻》所使用的詞匯十分豐富,同時還含有許多典故,可以大大充實孩子的詞匯積累??梢宰尯⒆訉W到一些漢語的聲律知識,如果應用到作文中,文章就會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美?!扼椅虒崱分性娋溥\用了許多絕妙的對仗,里面含有明喻、暗喻、擬人、夸張等多種新鮮有趣的語言表達法,這在一般少兒讀物里是很難見到的。假如孩子能掌握這些語言表達技巧,寫出來的文章也會妙語迭出,面貌一新。《笠翁對韻》的趣味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教給孩子的,不是死的知識,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條條框框,而是一種靈活的語言修辭技巧,一種隨機應變的語言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