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紅色遺址遺跡 | 王之鳳烈士故居

來源:膠東在線  2021-08-23 12:23:01
A+A- |舉報糾錯

  王之鳳烈士故居位于海陽市小紀鎮(zhèn)石馬疃頭村。

王之鳳烈士故居
王之鳳烈士故居

  王之鳳,1911年出生于山東省海陽縣石馬疃頭村。幼時讀書勤奮,13歲赴濟南高級小學讀書。1928年,經于洲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并與于洲等人在海陽縣東鄉(xiāng)組織農民夜校,開展農民運動。翌年,由于痛恨蔣介石叛變革命,毅然脫離國民黨。

  1931年,王之鳳考入山東省立萊陽第二鄉(xiāng)村師范學校。期間,他經常參加各種抗日救亡活動,利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同學們的抗日救國熱情。1932年,王之鳳經中共萊陽縣委書記張靜源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暑假,他聯絡于壽康等人,將反動校長王省三驅逐出萊陽鄉(xiāng)師。學校停課后,他輟學回鄉(xiāng),在夏澤村育英小學秘密開展革命活動。與孫銘瑞、孫世堂等共產黨員一起,發(fā)動夏澤村雇農罷工示威。1933年夏,他受中共萊陽中心縣委派遣,到招遠縣開辟黨的工作,并在道頭第五小學成立了招遠縣第一個黨支部。10月,膠東特委書記張靜源被害后,他作為海(陽)萊(陽)代表,參加了膠東七縣黨組織召開的緊急聯席會議。會后,遵照會議精神,他不遺余力地恢復和發(fā)展黨的組織。

  1935年冬,中共膠東特委決定發(fā)動大規(guī)模武裝暴動。王之鳳作為膠東特委成員,認為暴動時機不成熟,不宜發(fā)動大的武裝暴動。但由于受“左”傾盲動主義路線影響,他的正確意見沒有被采納,且被排擠出特委領導班子。膠東農民武裝暴動時,他以堅強的黨性修養(yǎng)毅然參加了西路武裝暴動。暴動失敗后,他又冒著敵人瘋狂“清鄉(xiāng)”的危險,會同李桂巖等人努力恢復海陽黨組織,發(fā)展地下武裝。國民黨海陽縣政府多次派警察到石馬疃頭村搜查。1936年9月22日,因反動保長馬士杰告密,王之鳳在荷葉山后村被捕。在法庭上,他慷慨陳詞,宣傳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痛斥國民黨鎮(zhèn)壓革命的罪行。反動派雖然對他用盡酷刑,但他始終對組織秘密守口如瓶。10月18日,王之鳳在海陽鳳城北門外刑場英勇就義。就義前,他咬破手指寫下血詩一首:“笑對虎狼刑,囹圄播火種。刀頭一滴血,乾坤能染紅!

王之鳳烈士
王之鳳烈士

  距今,王之鳳犧牲80多年了,其故居已被翻新改造、無法復原,但他堅定的信仰、博大的膽識、堅強的意志依然閃爍著黨性光芒,成為激勵后人接續(xù)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供稿單位:煙臺市委黨史研究院)

初審:李里
復審:王大鵬
終審:孫玲姿
新聞爆料:QQ群 41885496  熱線 8200999

相關新聞
下載煙海e家
評論
映像膠東更多
視聽中心更多

煙海e家   簡介:提供新聞資訊、黨務政務、民生服務、身邊互動等服務。

煙臺公交客戶端   簡介: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到點準時來接你,等車不再干著急。

膠東在線版權所有

網站簡介網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